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陶瓷学报期刊分类(陶瓷学报是核心期刊吗)

来源:陶瓷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1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所以,北美洲的荷兰殖民者用玻璃珠从印第安人那里交换整个纽约曼哈顿。 用玻璃球换取曼哈顿在先秦秦汉的时候,有一种今天看起来很劣质的“玻璃球”,也叫“蜻蛉眼”或“琉璃珠

所以,北美洲的荷兰殖民者用玻璃珠从印第安人那里交换整个纽约曼哈顿。 用玻璃球换取曼哈顿在先秦秦汉的时候,有一种今天看起来很劣质的“玻璃球”,也叫“蜻蛉眼”或“琉璃珠”。 图中援引自《国家地理》,当时,这只“蜻蜓眼”是只有贵族王侯才拥有的珠宝。 考古发现它曾风靡世界,遍布人类各种古文明,出土于世界各地的贵族墓中。

陶瓷学报期刊分类,有哪些很流行广泛传播的东西?

我想我在70后、80后的小时候玩过这个东西。 玻璃球:

今天,人类的工业技术,像玻璃球一样的东西非常便宜。 我小时候是个神,用饼干盒存了几百。

对古人来说,透明的玻璃,在自然界非常少见,相当逆天。

所以,北美洲的荷兰殖民者用玻璃珠从印第安人那里交换整个纽约曼哈顿。

用玻璃球换取曼哈顿在先秦秦汉的时候,有一种今天看起来很劣质的“玻璃球”,也叫“蜻蛉眼”或“琉璃珠”。 图中援引自《国家地理》,当时,这只“蜻蜓眼”是只有贵族王侯才拥有的珠宝。 考古发现它曾风靡世界,遍布人类各种古文明,出土于世界各地的贵族墓中。 “蜻蛉眼”学术上称为“蜻蛉眼式玻璃珠”,学术上定义如下。

“蜻蜓眼式玻璃珠”是指以眼睛图案为装饰的玻璃珠。 将一种或多种与母体(Matrix )颜色不同的玻璃镶嵌在珠子上,形成一层或多层类似眼睛的效果,或者在珠子上做成表面突出的眼睛形状,形成“鼓眼”,看起来像蜻蜓的复眼。 西洋学界称“冰珠”或“复合冰珠”,安家瑶称“玻璃珠”。 但是,这种珠子的制造方法多种多样,绝对不是“马赛克”的一种。 与它的形状相关的“蜻蜓型玻璃珠”应该被更全面地想象出来。 【引用:赵德云. (2012 ) .发现蜻蜓眼式玻璃珠研究。 考古学报(2),177-216 )】“蜻蜓眼”最早出现在古埃及、古巴比伦文明中,后来传遍地中海全境。

在古波斯、土耳其、俄罗斯西伯利亚、南亚、东南亚马来半岛、印度的考古中,曾发现过“蜻蜓眼”:

引自图:夏侠. (2014 ) .古代蜻蛉眼式玻璃珠探究.新疆艺术学院学报,12(3),25-28 .李会,郑建国.) 2010 .早期蜻蛉眼式玻璃珠传入汉以前的中外交通.四川文物,2010

也就是说,古代西亚、北非、地中海地区流行的所谓“之眼”:

当时的古人相信,“眼神”有强大的力量。 戴上“眼睛”护身符,可以吸收这种“眼神”的力量,驱魔保持平安。

眼睛很大! 在东北部发现的5-6千年前的Tell Brak (布拉克遗迹)中,出土了很多“大眼像”:

这些“大眼睛”反应了古巴比伦人的“眼睛禁忌”和“眼睛崇拜”。 名为《远古外星人》的民科节目甚至认为这是古巴比伦人与外星人交流的证据:

这个遗迹中出土了很多天然玛瑙。

古埃及还有一种叫荷鲁斯之眼的眼睛崇拜:

美元延续着这座最古老的原始信仰——金字塔的眼睛:

“蜻蜓眼”可能是天然的“玛瑙眼”的人工再现。 保留了古老的“眼睛崇拜”文化。

请参见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

护身符“蜻蛉眼”后来随着游牧民族的移居,经过丝绸之路在两周的时间里传到了。

其实,“丝绸之路”比你想象的要由来已久,不仅丝绸,小麦、青铜也在这条古道上传播开来。

新疆轮台县群背IM27西周墓是目前发现的“蜻蜓眼”墓之一:

中原地区出土蜻蛉眼始于春秋时期。 (图片引用:蔡青. (2017 )。 蜻蛉眼玻璃珠在的传播与发展。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,15(2),103-109 )】河南淅川徐家岭战国初期墓出土的“蜻蛉眼”

干福熹、承焕生、胡永庆、马波、顾冬红. (2009 ),河南淅川徐家岭出土第一颗蜻蛉目玻璃珠的研究。 科学:技术科学,39(4),787-792。 著名战国曾侯乙墓葬中的“蜻蛉目”

不愧是汉阳诸公主、老字号贵族、中原小贵族玩“粒”,土豪乙哥玩“撸串”。 总共有173个。

(湖北省博物馆(1989 )、曾侯乙墓(文物出版社,下,图版160---------- )

“蜻蛉目”传入我国,很快受到中原上流社会的喜爱。 用化学方法分析,战国以前是从西方“进口”的,但战国后,中原能工巧匠成功仿制。

因为从化学考古学的角度来看,中西方的玻璃产品是两个不同的系统:

被称为“铅钡玻璃”。 西方被称为“钠钙玻璃”,而西方玻璃的发源地是古埃及和古巴比伦。

所以,很容易从化学方法上分析蜻蜓的眼睛产地。

前述河南淅川县徐家岭战国墓

的「蜻蜓眼」,是最早应用钴蓝颜料的「蜻蜓眼」,品质比较完好,化学分析显示是从古埃及、西亚传入的:

文章来源:《陶瓷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taoci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3/357.html



上一篇:陶瓷学报毕业论文的格式(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
下一篇:山海经这本书对于现代社会最大的意义在哪里(

陶瓷学报投稿 | 陶瓷学报编辑部| 陶瓷学报版面费 | 陶瓷学报论文发表 | 陶瓷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陶瓷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