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关于山西金代黑瓷的若干思考(2)

来源:陶瓷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5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浑源窑,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,从大磁窑,青磁窑,到古磁窑村绵延5公里。唐代始烧,金代最盛,以烧黑瓷和白瓷为主。以金元时代的烧黑釉剔花,黑釉划花,白釉

浑源窑,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,从大磁窑,青磁窑,到古磁窑村绵延5公里。唐代始烧,金代最盛,以烧黑瓷和白瓷为主。以金元时代的烧黑釉剔花,黑釉划花,白釉刻花,镶嵌青瓷和瓷塑等为特色,也有类似钧瓷的天蓝釉及白釉黑划花等品种。

二、山西黑瓷的主要窑场与其特色概述

选自《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4期,赵美燕,王欣

怀仁窑,位于山西省怀仁县鹅毛村。始烧于金代,结束于明代。以黑瓷为主兼有油滴釉、酱釉、白釉、白底黑花及钧釉瓷。黑釉瓷胎体厚,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和剔花,纹饰有叶纹和卷枝纹。大同窑,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青磁窑村。始烧于金代,结束于元代。以黑瓷为主,兼有少量茶叶沫釉和白釉瓷。黑釉瓷胎的厚重,装饰以剔花,划花为主,纹饰有水波和卷叶纹,线条粗犷简练。介休窑位于山西省介休县。

四、山西金代黑瓷的主要艺术特征

例5:黑釉红斑碗,金代,1955年山西省太原市出土,敞口微敛、圆唇圈足,其釉色乌黑光亮,碗心有梁圈,内壁有红斑油滴状花纹五块,是北方黑瓷常见的装饰手法。

摘要:黑瓷是山西的大宗产品,烧制黑釉瓷器,是山西窑场的长项。宋金时期是山西黑瓷发展的顶峰,黑瓷烧造窑口遍及全省,所产黑瓷具有浓郁的独特地方风格。

例1:黑釉剔花罐,金代,高22、6厘米,口径10、5厘米,腹径37厘米。此罐为广口短颈、鼓腹圈足造型,通体施黑釉,肩、腹部装饰以花草纹,肩部为卷草纹,腹部为大朵的缠枝牡丹,白胎底色黑花,构图饱满。表现手法以剔地浅浮雕为主,肩、腹两处花纹划以双线条间隔,剔花工艺娴熟,刀锋凌利,线条流畅,其釉色厚润光亮,乌黑如漆,腹部丰满,整体外观天然简朴、圆润浑厚,散发出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,可谓金代山西地方黑瓷窑的代表性作品。剔花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。分为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两种。前者在坯体上敷一层化妆土,划出纹饰,再剔去花纹外的空间,最后罩透明釉烧成。花纹凸起,具有浅浮雕的效果。以宋代磁州窑系制品为代表。宋金时代的山西流行后者,指刻好纹饰后,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,即在施釉的坯体上剔出露胎的纹饰。尤其是雁北地区的剔花装饰,以黑釉为主,在瓶、罐、缸等器物上剔刻简练的纹饰,独具一格。

黑釉是山西省的大宗产品,烧制黑釉瓷器,是山西窑场的长项,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点的窑口。宋元时期,山西周边名窑环布,推动本地瓷业兴盛发展,窑口遍布全省,重要的有浑源窑、怀仁窑、大同窑、介休窑、长治窑、霍州窑、平定窑等。其中浑源窑、怀仁窑、大同窑盛产黑瓷,介休窑则是兼烧黑瓷。

文章来源:《陶瓷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taoci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518/351.html



上一篇:山西博物院收藏部分金代瓷枕浅析
下一篇:景德镇陶瓷大学李明文:做学生找得到、想得起

陶瓷学报投稿 | 陶瓷学报编辑部| 陶瓷学报版面费 | 陶瓷学报论文发表 | 陶瓷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陶瓷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